安全教育原則是進行安全教學活動中所應遵循的行動準則。它是教學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教學過程客觀規(guī)律的反映。安全教育原則有:?
1.教育的目的性原則
企業(yè)安全教育的對象包括企業(yè)的各級領導、企業(yè)的職工、安全管理人員以及職工的家屬等。對于不同的對象,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各級領導是安全認識和決策技術的教育;企業(yè)職工是安全態(tài)度、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識的教育;安全管理人員是安全科學技術的教育;職工家屬是讓其了解職工的工作性質、工作規(guī)律及相關的安全知識等。只有準確地掌握了教育的目的,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效果。?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安全活動具有明確的實用性和實踐性。進行安全教育的最終結果是對事故的防范,只有通過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行動,才能達到此目的。因此,安全教育過程中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為此,現場說法、案例分析是安全教育的基本形式。?
3.調動教與學雙方積極性的原則?
有人說:安全事業(yè)是“積德”事業(yè)。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接受安全教育,利己、利家、利人,是與自身的安全、健康、幸福息息相關的事情,所以,接受安全教育應是發(fā)自內心的要求。對此,我們應該避免對安全效果的間接性、潛在性、偶然性的錯誤認識,全面地、長遠地、準確地理解安全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4.鞏固性與反復性原則?
安全知識,一方面隨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發(fā)展而改變;另一方面安全知識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是偶然的,這就使得已掌握的安全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警鐘長鳴”是安全領域的基本策略。其中就道出了安全教育的鞏固性與反復性原則的理論基礎。
5.安全教育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起作用并直接關系教學效果的基本因素有兩個:一個是人的因素,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另一個是物質的因素,即有關教學工作的各種物質設備和這些設備的有效使用。特別是隨著現代教學工具的發(fā)展,教學手段的作用越來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安全教育承擔著傳遞安全生產經驗和安全生活經驗的任務。安全教育使得人的安全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安全精神需求不斷發(fā)展;通過安全教育能夠形成和改變人對安全的認識觀念和對安全活動及事物的態(tài)度,使人的行為更為符合社會生活中和企業(yè)生產中的安全規(guī)范和要求。因此,安全教育在安全活動領域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