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水水質、水且和處理后水質
1.1 原水水量
根據(jù)提供的,該工程設計水量為1000 m3/d 。
1.2 原水水質
該主要來自沖洗、粉碎、榨汁工序,污水可生化性較高。根據(jù)環(huán)保部門要求,處理后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的二級標準。原水水質和處理后水質見表1。
表1 原水水質及處理后水質
?
項目 | ρ(CODCr)/(mg·L-1) | ρ(BOD5)/(mg·L-1) | ρ(SS)/(mg·L-1) | pH值 |
原水水質 | ≤8000 | ≤4800 | ≤6000 | 4~8 |
出水水質 | <150 | <30 | <150 | 6~9 |
2 處理工藝流程
2.1 工藝流程
本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為主體的生化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1]:
?
2.2 工藝流程說明
①格柵:污水中含有大量漂浮物和懸浮物,為減少后續(xù)處理單元的負荷,設計粗細兩道格柵,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正常運行。
?、陬A曝氣調節(jié)池:由于生產車間污水排放水質、水量變化大,因此需設調節(jié)池調
節(jié)水質、水量。在池內投加 NaOH,調節(jié) pH值。本工程采用預曝氣調節(jié)池,可以防止細微的果屑發(fā)酵,對有機物也有一定的去除率。
?、厶嵘茫侯A曝氣調節(jié)池內水位較低,且變化較大,因此池內設污水提升泵,使污水流到后續(xù)的構筑物中進行處理,提升泵采用WQ潛污泵,l用1備。
?、艹醭脸兀翰捎闷搅魇剑M一步沉淀微細果屬及懸浮物,以保證后續(xù)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
?、菟馑峄?sup>[2]:利用兼氧菌將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易好氧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降低COD
cr濃度,減輕后續(xù)好氧處理負荷。池內設置彈性填料,分段加密懸掛。正常運行后,COD
cr去除率45%,運行相當穩(wěn)定。運行時采用間歇曝氣,間隔時間8h,每次曝氣時間 5~10 min。水解酸化出水在進接觸氧化池前,利用自動投藥泵投加NaOH溶液,調節(jié)pH值調至6~8。
?、藿佑|氧化池
[3]:本工藝采用兩級接觸氧化,池內安裝彈性填料,一級接觸氧化池采用散流式曝氣器,二級接觸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氣器。
?、叨脸?sup>[4]:采用平流式,沉淀分離接觸氧化池出水中脫落的生物膜,減少后續(xù)氣浮池加藥量,降低運行成本。
2.3 主要構筑物及其工藝參數(shù)
主要構筑物及其工藝參數(shù)見表2。
表2 主要構筑物及其工藝參數(shù)
?
構筑物 | 型號規(guī)格 | 數(shù)量 | 設計及運行參數(shù) |
格柵 | 粗格柵、細格柵 | 各1套 | 粗格柵:10 mm柵隙,細格柵:3 mm 柵隙 |
預臨氣調節(jié)池 | 鋼砼18.0m × 7.5m ×4.0m | 1座 | 停留時間 10 h,氣水比10:1 |
提升泵 | WQ50-10—3 | 2臺 | Q= 50 m3/h,H= 10m,P=kW |
初沉池 | 鋼砼 10.9m × 3.1 m ×4.0 m | 1座 | 停留時間2h,有效水深:3.5 m |
水解酸化池 | 鋼砼 26m × 10.75 m ×5.0 m | 1座 | 停留時間40 h,有效水深:4.6m |
接觸氧化池 | 鋼砼 16m × 10.75m ×5 m,12.3m × 8.5m × 5m | 2座 | 設計負荷為 1.4 kg[BOD5]/(d·m3 填料),
停留時間 32 h,有效水深:4.5m |
二沉池 | 鋼砼 10.9 m × 3.l m ×4.0 m | 1座 | 停留時間2h,有效水深:3.5m |
? | 部分溶氣氣浮 | 1臺 | 表面負荷 3.2 m3/(m2·h),回流比40% |
污泥濃縮池 | 鋼砼 5m ×5 m ×4.0 m | 1座 | 濃縮時間 12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