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上網聊天交友,快樂你我
作者:羅金芳
來源:安全教育每周一課
評論: 更新日期:2009年08月24日
安全上網聊天交友,快樂你我
上課時間:2008年4月7日
上課班級:高一(18)班
活動前提:
據一項對12至19歲少年的抽樣調查顯示,45%的人表示曾經網上交友,74%的人不介意網上交友,31%的人不介意與網友發(fā)展情侶關系。曾經在網上交友的人中,有24%提及了自己的電話號碼,17%談到自己的住址。青少年網上交友的“不設防”讓家長和老師憂心忡忡。
活動目標:
針對本班同學喜歡去網吧上網,最近還發(fā)現(xiàn)有個別同學上通宵網,有兩個女同學手機在網吧被搶,網吧上網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并認識網上交友的的各種陷井,達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活動準備:同學們收集身邊網上交友被騙事例,黑板上寫好主題班會名稱:安全上網聊天交友安全,快樂你我
活動過程:
一、 講述典型案例:
2006年10月,某市公安局向我們反映,一名15歲少女離家多日未歸,父母已向該公安機關報案。據其同學反映,該名少女9月初開始使用并迷戀于網絡聊天,失蹤前經常在離家不遠的××網吧上網,根據這一線索,終于查明該少女于10月10日與一名男子在××酒吧相約會面。公安機關順藤摸瓜,終于于11天后,在××省找到并解救出已遭拐賣的該名少女,犯罪分子被嚴懲。少女獲救后,解釋說當時覺得網友見面會很新奇,而且覺得與她接觸的網友言談不俗,她很想見見,沒想到竟然因為一時好奇而被拐賣,悔恨不已。
少女A,16歲,家住××市,沉迷于網絡聊天,與一名男性網友發(fā)展網戀,無法自拔。2006年8月,在其強烈要求下,與網戀對象直接見面。會面中對方明確表示不可能繼續(xù)發(fā)展,該少女因無法接受這一事實,遂產生輕生的念頭,并于當晚在家中割脈自殺,幸被其家人發(fā)現(xiàn),及時搶救,才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
二、學生議一議:
1.案例1中的少女為何被拐?
2.案例2中的少女因網戀而自殺,值不值?如何正確對待網戀?
三、學生積極討論后教師發(fā)言:
由于青少年的心里不設防,網絡交友等方式可能會帶來不良后果。首先網絡中的很多人身份是不真實的,一些人上網存在著不良企圖,他們等待著有人上鉤,而輕信的青少年有時會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告訴別人。因此就發(fā)生了有的孩子在學校門口被搶劫、一些孩子的家里被盜等案件;而另一些孩子上網聊天成癮,為了弄到網資,就開始小偷小摸甚至搶劫。
四、要本班李可同學講述被搶經過和經驗教訓,其它學生補充身邊的被騙事例。
五、分發(fā)資料,學習以下注意事項
如何安全上網聊天
1.凡是那些不良信息的網站,都不應該瀏覽;不健康的聊天室,都應該馬上離開;如果不小心點擊出了頁面,應該馬上關閉。
2、保護好自己的密碼,甚至不要告訴你最好的朋友!
3、不要把自己的地址、姓名、家庭住址、學校名稱或電話號碼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提供給聊天室或公共討論區(qū)等。
4、沒有父母或監(jiān)護人的同意,不要向別人提供自己的照片。
5、不要理睬暗示、挑釁、威脅信息等一切令你感到不安的信息,一旦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告訴自己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
6、有人以贈送錢物等為理由求你前去赴約或提出登門拜訪時應高度警惕。
7、如與別人面對面的約會,須征得家長或監(jiān)護人的同意,并由他們陪同,地點要選在公共場所。有這方面經驗的人都建議:盡量不要與網友見面,因為大部分人并不總是像在網上表現(xiàn)的那樣和藹、可愛和有趣。
8、網上的朋友很有可能用的是假姓名、假年齡、假性別,可不要輕易上當!
六、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同學們了解到網上交友的諸多陷井,同學們在網絡聊天交友中必須保持平常心態(tài),把注意力集中到學習和工作中,做到客觀分析,避免沉迷于網絡,難以自拔,讓我們以后文明上網,安全上網。
學生反思: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聊天交友是否更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