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是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合理使用肥料、農藥、食品添加劑等生產資料是生產綠色食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確保綠色食品的質量,實施對生產綠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劑的質量管理,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為生產綠色食品的生產資料使用系列準則之一。
本標準由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鄭州糧食學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鐘棟、郭春敏、王華飛。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生產A級和AA級綠色食品所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以及不應使用的品種。
本標準適用于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2、引用標準
下列諸標準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
GB2493-90 食品添加劑的分類和代碼
GB14880-94 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
NY/T 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標準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綠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
3.2 AA級綠色食品食品
系指生產產地的環(huán)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于環(huán)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按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3.3 A級綠色食品食品
系指生產產地的環(huán)境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guī)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3.4 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
指專門機構認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級和A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
3.5 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
指專門機構認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
3.6 天然食品添加劑
3.6.1 以物理方法從天然物中分離出來,經過毒理學評價確認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3.6.2 由人工合成的,其化學結構、性質與天然物質完成相同,經毒理學評確認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3.7 化學合成添加劑
由人工合成的,其化學結構、性質與天然物質不相同,經毒理學評價確認其食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劑。
4 生產綠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目的與使用原則
4.1 食品添加劑和加工助劑的使用目的
4.1.1 保持與提高產品的營養(yǎng)價值:
4.1.2 提高產品的耐貯性和穩(wěn)定性;
4.1.3 改善產品的成分、品質和感觀,提高加工性能;
4.2 食品添加劑和加工助劑的使用原則
4.2.1 如果不使用添加劑或加工助劑就不能生產出類似的產品;
4.2.2 AA級綠色食品中只允許使用“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食品添加劑類產品,在此類產品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3.6所述的天然食品添加劑;
4.2.3 A級綠色食品中允許使用4.2.2所述產品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食品添加劑類產品,在這類產品均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除4.2.7以外的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
4.2.4 所用食品添加劑的產品質量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
4.2.5 允許使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量應符合GB2760-1996、GB14880-94的規(guī)定;
4.2.6 不得對消費者隱瞞綠色食品中所用食品添加劑的性質、成分和使用量;
4.2.7 在任何情況下,綠色食品中不得使用下列食品添加劑(見表1)。表1中的分類和代碼與GB12493相同。
本標準規(guī)定了AA級綠色食品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組成及使用準則。
本標準適用于生產AA級綠色食品和A級綠色食品的農家肥料及商品有機肥料、腐殖酸類肥料、微生物肥料、半有機肥料(有機復合肥料)、無機(礦質)肥料和葉面肥料等商品肥料。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8172-1987 城鎮(zhèn)垃圾農用控制標準
NY 227-1994 微生物肥料
GB/T 17419-1998 含氨基酸葉面肥料
GB/T 17420-1998 含微量元素葉面肥料
NY/T 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標準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綠色食品
系指遵循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
3.2 AA級綠色食品
系指生產地的環(huán)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它有害于環(huán)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按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3.3 A級綠色食品
系指生產地的環(huán)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標準》,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guī)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及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3.4 農家肥料
系指就地取材、就地使用的各種有機肥料。它由含有大量生物物質、動植物殘體、排泄物、生物廢物等積制而成的。包括堆肥、漚肥、廄肥、沼氣肥、綠肥、作物秸稈肥、泥肥、餅肥等。
3.4.1 堆肥
以各類秸桿、落葉、山青、湖草為主要原料并與人畜糞便和少量泥土混合堆制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一類有機肥料。
3.4.2 漚肥
所用物料與堆肥基本相同,只是在淹水條件下,經微生物嫌氣發(fā)酵而成一類有機把料。
3.4.3 廄肥
以豬、牛、馬、羊、雞、鴨等畜禽的糞尿為主與秸桿等墊料堆積并經微生物作用而成的一類有機肌料。
3.4.4 沼氣肥
在密封的沼氣池中,有機物在嫌氣條件下經微生物發(fā)酵制取沼氣后的副產物。主要有沼氣水肥和沼氣渣肥兩部分組成。
3.4.5 綠肥
以新鮮植物體就地翻壓、異地施用或經漚、堆后而成的肥料。主要分為豆科綠肥和非豆科綠肥兩大類。
3.4.6 作物秸桿肥
以麥秸、稻草、玉米秸、豆秸、油菜秸等直接還田的肥料。
3.4.7 泥肥
以未經污染的河泥、塘泥、溝泥、港泥、湖泥等經嫌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
3.4.8 餅肥
以各種含油分較多的種子經壓榨去油后的殘渣制成的肥料,如菜籽餅、棉籽餅、豆餅、芝麻餅、花生餅、蓖麻餅等。
3.5 商品肥料
按國家法規(guī)規(guī)定,受國家肥料部門管理,以商品形式出售的肥料。包括商品有機肥、腐殖酸類肥、微生物肥、有機復合 肥、無機(礦質)肥、葉面肥、摻合肥等。
3.5.1 商品有機肥料
以大量動植物殘體、排泄物及其它生物廢物為原料,加工制成的商品肥料。
3.5.2 腐殖酸類肥料
以含有腐殖酸類物質的泥炭(草炭)、褐煤、風化煤等經過加工制成含有植物營養(yǎng)成分的肥料。包括微生物肥料、有機復合肥、無機復合肥、葉面肥等。
3.5.3 微生物肥料
以特定微生物菌種培養(yǎng)生產的含活的微生物制劑。根據(jù)微生物肥料對改善植物營養(yǎng)元素的不同,可分成五類: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細菌肥料、硅酸鹽細菌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
3.5.4 有機復合肥
經無害化處理后的畜禽糞便及其它生物廢物加入適量的微量營養(yǎng)元素制成的肥料。
3.5.5 無機(礦質)肥料
礦物經物理或化學工業(yè)方式制成,養(yǎng)分呈無機鹽形式的肥料。包括礦物鉀肥和硫酸鉀、礦物磷肥(磷礦粉)、煅燒磷酸鹽(鈣鎂磷肥、脫氟磷肥)、石灰、石膏、硫磺等。
3.5.6 葉面肥料
噴施于植物葉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葉面肥料中不得含有化學合成的生長調節(jié)劑。包括含微量元素的葉面肥和含植物生長輔助物質的葉面肥料等。
3.5.7 有機無機肥(半有機肥)
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通過機械混合或化學反應而成的肥料。
3.5.8 摻合肥
在有機肥、微生物肥、無機(礦質)肥、腐殖酸肥中按一定比例摻入化肥(硝態(tài)氮肥除外),并通過機械混合而成的肥料。
3.6 其它肥料
系指不含有毒物質的食品、紡織工業(yè)的有機副產品,以及骨粉、骨膠廢渣、氨基酸殘渣、家禽家畜加工廢料、糖廠廢料等有機物料制成的肥料。
3.7 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
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A級和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
3.8 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
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符合A級綠色食品生產要求,并正式推薦用于A級綠色食品生產的生產資料。
4 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4.1 A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4.1.1 3.4所述的農家肥料。
4.1.2 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肥料類產品。
4.1.3 在4.1.1和4.1.2不能滿足AA級綠色食品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3.5.1-3.5.7所述的商品肥料。
4.2 A級綠色食品生產允許使用的肥料種類
4.2.1 4.1所述肥料種類
4.2.2 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肥料產品
4.2.3 在4.2.1和4.2.2不能滿足A級綠色食品生產需要的情況下,允許使用3.5.8所述的摻合肥(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不超過1:1)。
5 使用規(guī)則
肥料使用必須滿足作物對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使足夠數(shù)量的有機物質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機或無機(礦質)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應對環(huán)境和作物(營養(yǎng)、味道、品質和植物抗性)不產生不良后果方可使用。
5.1 生產A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則
5.1.1 必須選用4.1的肥料種類,禁止使用任何化學合成肥料。
5.1.2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醫(yī)院的糞便垃圾和含有害物質(如毒氣、病原微生物,重金屬等)的工業(yè)垃圾。
5.1.3 各地可因地制宜采用秸桿還田、過腹還田、直接翻壓還田、覆蓋還田等形式。
5.1.4 利用覆蓋、翻壓、堆漚等方式合理利用綠肥。綠肥應在盛花期翻壓,翻埋深度為15cm左右,蓋土要嚴,翻后耙勻。壓青后15-20天才能進行播種或移苗。
5.1.5 腐熟的沼氣液、殘渣及人畜糞尿可用作追肥。嚴禁施用未腐熟的人糞尿。
5.1.6 餅肥優(yōu)先用于水果、蔬菜等,禁止施用未腐熟的餅肥。
5.1.7 葉面肥料質量應符合GB/T17419,或GB/T 17420,或附錄B中B3的技術要求。按使用說明稀釋,在作物生長期內,噴施二次或三次?!?/SPAN>
5.1.8 微生物肥料可用于拌種,也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使用時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操作。微生物肥料中有效活菌的數(shù)量應符合NY227中4.1及4.2技術指標。
5.2 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則
5.2.1 必須選用4.2的肥料種類。如4.2的肥料種類不夠滿足生產需要,允許按5.2.2和5.2.3的要求使用化學肥料(氮、磷、鉀)。但禁止使用硝態(tài)氮肥。
5.2.2 化肥必須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有機氮與無機氮之比不超過1:1,例如,施優(yōu)質廄肥1000kg加尿素10kg(廄肥作基肥、尿素可作基肥和追肥用)。對葉菜類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
5.2.3 化肥也可與有機肥、復合微生物肥配合施用。廄肥1000kg,加尿素5-10kg或磷酸二銨20kg,復合微生物肥料60kg(廄肥作基肥,尿素,磷酸二銨和微生物肥料作基肥和追肥用)。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天進行。
5.2.4 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經過無害化處理,質量達到GB8172中1.1的技術要求才能使用。每年每畝農田限制用量,粘性土壤不超過3000kg,砂性土壤不超過2000kg.
5.2.5 秸稈還田:同5.1.3條款,還允許用少量氮素化肥調節(jié)碳氮化。
5.2.6 其他使用原則,與生產AA級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原則5.1.4-5.1.8相同。
6 其他規(guī)定
6.1 生產綠色食品的農家肥料無論采用何種原料(包括人畜禽糞尿、秸稈、雜草、泥炭等)制作堆肥,必須高溫發(fā)酵,以殺滅各種寄生蟲卵的病原菌、雜草種子,使之達到無害化衛(wèi)生標準(符合附錄A要求)。
農家肥料,原則上就地生產就地使用。外來農家肥料應確認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須通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登記認證及生產許可,質量指標應達到附錄B的要求。
6.2 因施肥造成土壤污染、水源污染,或影響農作物生長、農產品達不到衛(wèi)生標準時,要停止施用該肥料,并向專門管理機構報告。用其生產的食品也不能繼續(xù)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表1、生產綠色食品不得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類別 |
食品添加劑名稱 (代碼) |
抗結劑 |
亞鐵氰化鉀 (02.001) |
抗氧化劑 |
4-已基間苯二酚 (04.013) |
漂白劑 |
硫磺 (05.007) |
膨松劑 |
硫酸鋁鉀(鉀明礬) (06.004) 硫酸鋁銨(銨明礬) (06.005) |
著色劑 |
赤蘚紅 赤蘚紅鋁色淀 (08.003) 新紅 新紅鋁色淀 (08.004) 二氧化鈦 (08.001) 焦糖色(亞硫酸銨法) (08.109) 焦糖色(加氨生產) (08.110) |
護色劑 |
硝酸鈉(鉀) (09.001) 亞硝酸鈉(鉀) (09.002) |
乳化劑 |
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司盤80) (10.005) 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司盤40) (10.008) 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司盤20) (10.015)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單油酸酯(吐溫80) (10.016)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月桂酸酯(吐溫20) (10.025)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單棕櫚酸酯(吐溫40) (10.026) |
表1(續(xù))生產綠色食品不得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面粉處理劑 |
過氧化苯甲酰 (13.001) 溴酸鉀 (13.002) |
防腐劑 |
苯甲酸 (17.001) 苯甲酸鈉 (17.002) 乙氧基喹 (17.1010) 仲丁胺 (17.011) 桂醛 (17.012) 噻苯咪唑 (17.018) 過氧化氫(或過碳酸鈉) (17.020) 乙萘酚 (17.021) 聯(lián)苯醚 (17.022) 2-苯基苯酚鈉鹽 (17.023) 4-苯基苯酚 (17.024) 五碳雙縮醛(戊二醛) (17.025) 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潔而滅) (17.026) 2、4-二氯苯氧乙酸 (17.027) |
甜味劑 |
糖精鈉 (19.001) 環(huán)乙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 (1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