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內部裝修的范圍、分類及等級劃分(1)建筑內部裝修設計。在民用建筑中主要包口頂棚、墻面、地面、隔斷的裝修,以及固定家具、窗簾、帷幕、床罩、家具包布、固定飾物等;在工業(yè)廠房中主要包括頂棚、墻面、地面和隔斷的裝修。(2)裝修材料按其使用部位及功能劃分??蓜澐譃轫斉镅b修材料、墻面裝修材料、地面裝修材料、隔斷裝修材料、固定家具、裝飾織物、其他裝修材料7類(見表1)。
2建筑內部裝修存在的消防問題(1)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擅自裝修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一些應向消防機構申報消防設計審核、備案的裝修工程,未經審核、備案擅自進行建筑內部裝修,從而導致了先天性火災隱患的形成。(2)存在擅自降低國家消防安全技術標準的現(xiàn)象。個別經營者消防安全法律意識淡薄,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一味考慮經營成本的投入,忽視了經營場所的消防安全。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木龍骨、木隔斷等)材料進行裝修,有的甚至采用燃燒時散發(fā)大量刺激性有毒煙氣的材料(泡沫塑料、包裝紙、玻璃紙等合成纖維或高分子易燃材料)進行裝修。個人施工單位為了賺取更高的利潤,擅自變更消防設計,降低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偷工減料,采用大量劣質不合格的材料進行裝修,特別是對一些隱蔽工程和電器線路敷設等方面存在僥幸心理,不按消防要求施工,給的裝修工程造成嚴重的火災隱患。(3)裝修人員素質低下,施工現(xiàn)場管理混亂。個別裝修由于施工人員不固定,專業(yè)技術人員少,經常臨時雇傭一些社會流動人員進行施工,且此類人員大多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尤其是需要崗前進行消防安全培訓。
性能化防火設計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也稱“以性能為基礎的消防設計”,它是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考慮火災本身發(fā)生、發(fā)展和蔓延的基本規(guī)律,結合實際火災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對建筑物及其內部可燃物的火災危險性進行綜合分析和計算,從而確定性能指標和設計指標。然后再預定各種可能起火的條件和由此所造成的火、煙蔓延途徑以及人員疏散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消防安全工程措施,并加以評估,核定預定的消防安全目標是否已達到。然后再視具體情況對設計方案作調整、優(yōu)化。它的主要思想是在消防設計時僅提出建筑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標,而不直接要求設計人員為此所必須采用的某些特定的解決方法,如何達到這一指標要求,采取什么樣的工程措施則由設計人員自己確定,但是設計人員最終要向審核人員證明其所選擇的工程解決方法或措施是安全可靠的。
防火分區(qū)正確選用防火分隔方法建筑防火分區(qū)要靠防火墻、不燃燒體分隔物、防火門(窗)、防火閥、防火卷簾、防火封堵等防火分隔物實現(xiàn)。在實際運用中,因地制宜地選用合理分隔措施。一般而言,在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首先應考慮用防火墻,防火墻上盡量不要開設任何門洞,否則,防火墻的防火隔煙性能就會受到影響。當必須在防火墻上開設門洞或在疏散樓梯、通道上設門,以及在建筑的各種豎井上設置檢查門時,均應正確選擇相應等級的防火門(窗)。
對一些特殊場所,可以使用防火卷簾,但在主要的疏散通道上,不宜采用防火卷簾門代替防火門進行防火分隔。性能化防火分區(qū)方法的初步探討強化自動消防措施建立動態(tài)防火分區(qū)的思想按照傳統(tǒng)的理解,設置防火分區(qū)就意味著采用防火墻、防火門窗等實物對建筑空間進行分隔,從而將火勢限定在分區(qū)范圍內。它強調的是對“火勢發(fā)展范圍”的控制,因此是一種靜態(tài)的、被動的火災控制手段;防火分區(qū)同時還隱藏著另一層含義,即勿需對空間進行實體分隔,而是通過設置高密度、快速反應的水噴淋裝置,建筑材料的不燃化及可燃界面的非連續(xù)化等措施將火勢限定在更小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