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天然氣處理及輕烴回收場所的電氣設備應按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K.天然氣輕烴回收油罐,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
L.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輕烴液化氣的作業(yè)。
M.輕烴回收罐區(qū)應按GB50074規(guī)定,設置防火堤及罐體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
N.天然氣處理裝置在投產前或大修后均應進行試壓、試運及氣體置換。用于置換的氣體宜為惰性氣體,置換完畢,須取樣分析,含氧量不大于2%為合格。
O.已投入運行的天然氣處理裝置如需動火補焊,應先行放空,再經蒸汽吹掃、清洗、通風換氣、取樣分析,可燃氣體深度應低于其爆炸下限25%。對需動火設備、管道凡與可燃氣體連通的進、出口法蘭應加鋼制絕緣盲板隔離,厚度不小于6mm。
P.氣溫低于0℃地區(qū),應對氣、水分離容器、設備、管匯等采取防凍措施,排除凍結、堵塞故障時嚴禁用明火烘烤。
②天然氣壓縮機間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A.壓縮機的吸入口應有防止空氣進入的措施。
B.壓縮機的各級進口應設凝液分離器或機械雜質過濾器。分離器應有排液、液位控制和高液位報警及放空等設施。
C.壓縮機應有可靠的防靜電裝置。
D.壓縮啟動及事故停車安全聯(lián)鎖應完好。
E.壓縮機和動力機之間的傳動應采用防式聯(lián)軸器或三角皮帶聯(lián)接。
F.壓縮機間宜采用敞開式建筑結構。當采用非敞開式結構時,應設可燃氣體檢測報警裝置或超濃度緊急切斷聯(lián)鎖裝置。機房底部應設計安裝防爆型強制的通風裝置,門窗外開,并有足夠的通風和泄壓面積。
G.壓縮機間電纜溝宜用砂礫埋實,并應與配電間的電纜溝嚴密隔開。
H.壓縮機間氣管線宜地上鋪設,并設有進行定期檢測厚度的檢視點。
I.壓縮機間應有醒目的“當心爆炸”等安全標志和巡回檢查點和檢查卡。
J.新安裝或檢修投運壓縮機系統(tǒng)裝置前,應對機泵、管道、容器、裝置進行系統(tǒng)氮氣置換,置換速度應不大于5m/s。在氣體排放口和檢修部位取樣分析時,氧的含量應不大于2%。正常運行中應采取可靠地防止空氣進入系統(tǒng)的措施。
K.操作人員在壓縮機啟動后,應嚴密監(jiān)視溫度、壓力、工況變化,正常20min后轉入運行。運行中應經常檢查,及時放掉冷卻器和分離器內的油、水。
?、厶烊粴饷撍舷铝幸螅?/p>
A.天然氣脫水設計應滿足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
B.天然氣原料氣進脫水之前應設置分離器。
C.在天然氣容積式壓縮機和泵的出口管線上,截斷閥前應設置安全閥。
D.天然氣吸附脫水器本身可不設安全閥,應在原料氣進脫水器之前、截斷閥之后的管線上設安全閥。
E.天然氣脫水裝置中,氣體應選用全啟式安全閥,液體應選用微啟式安全閥。安全閥彈簧應具有可靠的防腐蝕性能或必要的防腐保護措施。
④天然氣脫硫及尾氣處理要符合下列要求:
A.酸性天然氣應脫硫、脫水。對于距天然氣處理廠較遠的酸性天然氣,在管輸中可能有游離水產生,這時可先脫水,后脫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