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家用電器的安全隱患,根據這些安全隱患分別從產品的設計安全性、安全安裝和安全使用三個方面展開了有關預防家用電器事故的探討。家用電器的安全隱患,包括觸電、火災、有毒物質泄漏、機械傷害、射線輻射等。造成家用電器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包括產品質量問題、接地保護問題及超期使用問題等。
??????? 關鍵詞:家用電器 安全隱患 事故預防
??????? 家用電器與日常家庭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在控制和使用它們的過程中要直接與之發(fā)生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家用電器在帶給人們極大方便和享受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由家用電器引起的觸電或火災事故時有發(fā)生。據統(tǒng)計,我國每年由家用電器造成的觸電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因家用電器引發(fā)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由于家用電器的使用對象是非常復雜的,包括老幼婦孺和許多沒有受過電工知識培訓的人,因此家用電器的使用安全問題越來越被人們看重。
??????? 1 家用電器的安全隱患
??????? 家用電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利和舒適,但是不可避免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安全隱患,這些安全隱患的原因包括產品的質量問題、接地問題和規(guī)范使用問題等。這些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 1.1 火災
??????? 許多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會伴隨有高溫,如白熾燈、電炒鍋、電飯鍋、日用電爐、電烙鐵和液體加熱器具(包括電熱杯、電熱水瓶、電熱鍋、煮奶鍋、電茶壺、電咖啡壺、電壓力鍋、開水器等)。容易引燃易燃物造成火災?;馂牟粌H會造成人員傷亡,還伴隨這巨大的經濟損失。
??????? 1.2 觸電
??????? 就人體觸電事故的發(fā)生情況來說,大體有2種情況:一是人體直接接觸電氣設備帶電部位;二是人體碰觸因絕緣損壞而帶電的金屬外殼或金屬構架。我國家用電器一般都采用220V、50Hz的交流電作為電源,這是一種非安全電壓。有關資料表明,人體對電流的反應是:電流為8~10mA時,自身脫離觸電已感到困難,并有劇痛感;20~25mA時,手迅速麻痹,不能自身脫離觸電,呼吸局促;50~80mA時,呼吸困難,心房開始震顫;90~100mA時,3s后心臟開始麻痹,繼而停止跳動。
??????? 1.3 機械傷害
??????? 家用電器中像電視機,電風扇等,兒童也可能直接操作。因此機械穩(wěn)定性不好、操作構件和易觸及部件的結構處理得不合理的家用電器,極易發(fā)生機械傷害事故。如臺架不穩(wěn)、運動部件傾倒,運動部件脫落等。
??????? 1.4 有害物質泄漏
??????? 家用電器中所裝配的元器件和原材料很復雜,有些元器件和原材料中含有毒性物質,它們在產品發(fā)生故障,爆炸或燃燒時可能揮發(fā)出來。常見的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及硫化氫等。
??????? 1.5 電磁輻射的危害
??????? 電腦、電視、微波爐、電磁爐、音響……現代家庭到處可見家電的身影。但是大量的家用電器也帶來了大量的電磁輻射。各種家電、電子設備、辦公自動化設備、移動通訊設備,這些電器只要處于使用狀態(tài),它的周圍就會存在電磁輻射。到目前為止,關于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研究歷時較長,多數學者帶有共識性的觀點認為,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過量的輻射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高劑量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fā)生異常。所以我們周圍無形的電磁波也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 2 家用電器安全事故的預防
??????? 2.1 從產品設計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 家用電器產品的設計生產有著嚴格的安全標準,今年IEC正式發(fā)布第五版家用電器通用安全標準。家用電器的安全設計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 (1)提高絕緣性能
??????? 絕緣性能愈好,則漏電電流就愈小,外殼對地電壓就愈低。如果電器外殼全部采用絕緣材料制造(包括常用的旋鈕等),便可避免人體與金屬接觸,則更利于保障人身安全。提高電器元件的絕緣性能,還可以防止因短路等故障引起的高溫,有效防止火災發(fā)生。
??????? (2)應用保險裝置
??????? 防止用溫控器控制溫度的電熱器過熱,可安裝溫度保險絲。當溫升超過限度時,保險絲即會熔化而切斷電源,它適用于80℃~230℃范圍。此外,也可以采用雙金屬式溫控器,將其溫度調整適當,便可防止溫度過高與電熱器過熱。
??????? (3)應用漏電保護裝置
??????? 應用漏電保護裝置,確保家用電器的使用安全。這一點已為國內外低壓配電網內的實踐所證實。根據實際需要,可設置用電設備的分線漏電保護器及住宅線路的總漏電保護器以實現多重保護或稱分級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