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層建筑群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現代城市之中。高層建筑群的興起,使得工程設計部門和消防監(jiān)督部門在解決建筑消防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問題。
【關鍵詞】消防設計 高層建筑
1 前言
近幾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層建筑在我國城市建筑的建設中迅猛發(fā)展,高則上百層幾百米,少則十幾層幾十米,使高層建筑逐漸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生活、辦公和消費娛樂的重要場所。這些建筑往往人員密集、結構復雜、疏散困難、可燃物多、裝修多,一旦發(fā)生火災,火勢猛烈并會迅速蔓延,同時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煙霧,將給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失,這就給消防帶來了更加嚴峻的考驗。面對這些問題,下面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闡述。
2 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2.1 高層建筑火災蔓延途徑多、火勢迅猛
對于高層建筑其特點主要有建筑面積大、高度高、電設備種類多等。且其建筑標準較高、電氣化、自動化程度也高,各種電器設備繁多,漏電短路幾率大為增加,極易引起火災。高層建筑內一旦起火,其火勢蔓延相當的快。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排風道、電纜井等豎向井道多,如果防火分隔處理不好,發(fā)生火災時就好像一座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尤其是高級賓館、綜合樓和圖書館、辦公樓等高層建筑,一般室內可燃物較多,一旦起火,燃燒猛烈,蔓延迅速。據測定,在火災初期階段,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3m/s,在火災燃燒猛烈階段,各管井煙氣擴散速度則可達3-4 m/s。假如一座高度為100m的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在無阻擋的情況下,半分鐘左右,煙氣就能順豎向管井擴散到頂層,其擴散速度是水平方向的十倍以上。整個大樓就可能形成一片火海。因此,所有的豎井可使火災迅速擴大。其次,高層建筑所承受的風力也是火災蔓延的主要因素。建筑物越高,風速越大,火災擴散速度就越迅猛。根據實測,建筑物高度10m處風速為5m/s,相應在90m高處風速為15 m/s。風通常能使微弱的火源變得十分危險,或是蔓延可能性小的火勢急劇擴大成災難。就像巴西圣保羅安得拉斯大樓發(fā)生火災時的速度為7.6 m/s,火舌從大樓窗口卷出十幾米,使處于下風側面40m處的建筑物相繼起火連成火海。
2.2 高層建筑樓層高、人員集中、疏散困難
高層建筑的特點:一是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場所的時間長;二是人員集中;三是發(fā)生火災時由于各豎井空氣流動暢通,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難度。據聯(lián)邦德國在50層建筑內進行疏散演習,通過樓梯將人員疏散完畢竟達2h以上。何況許多高層建筑人員密集,在很小的片區(qū)集中很多人,當火勢涌起,短時間內疏散時很困難的。如果樓梯設計不良,煙火竄人,人員根本無法疏散,往往造成巨大傷亡。在救助方面,滅火及救護設施還不能達到應有高度。我國有些經濟較發(fā)達城市的消防部門購置了少量的登高消防車,但大多數有高層建筑的城市尚無登高消防車,而且其高度也不能滿足安全疏散和撲救的需要。在加之一般消防隊員徒步登高24m內尚能正常工作,超過24m體力消耗會很大。并且還要輸送人員和大量器材,往往貽誤早期滅火的有利時機。
2.3 高層建筑撲救難度大
高層建筑高達數十米,甚至達數百米,發(fā)生火災時從室外進行撲救相當困難。一般要立足于自救,即主要靠室內消防設施。但由于目前我國經濟技術條件所限,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還不可能很完善,尤其是二類高層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統(tǒng)撲救為主,因此,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往往遇到較大困難。例如:熱輻射強、火勢蔓延速度、高層建筑的消防用水量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