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鋼儲罐必須做到防雷接地,接地點沿儲罐周長的間距不應大于30M,且接地點不應少于2處。
(5)鋼儲罐防雷接地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當鋼儲罐僅做防雷電感應接地時,接地電阻不宜大于30Ω。
(6)灌區(qū)內儲罐頂法蘭盤等金屬構件應與罐體可靠電器連接,不少于5根螺栓連接的法蘭盤在非腐蝕壞境下可不跨接。放散塔頂?shù)慕饘贅嫾鄳c放散塔可靠電氣連接。
(7)當?shù)叵乱夯蜌夤薜年帢O防采取下列措施時,可不再單獨設置防雷和防靜電接地裝置:液化石油氣罐采用犧牲陽極法進行陰極防腐時,犧牲陽極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陽極與儲罐的銅芯連線截面積不應小于16 m㎡;液化石油氣罐采用強制電流法進行陰極防腐時,接地電極必須用鋅棒或鎂鋅復合棒,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接地電極與儲罐的銅芯連線截面積不應不于16 m㎡。
(三)燃氣行業(yè)調壓計量區(qū)的防直擊雷的技術措施
(1)調壓站沖擊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設于空曠地帶的調壓站及采用高架遙測天線的調壓站應單獨設置防雷裝置。
(2)當調壓站內、外燃氣金屬管道為絕緣連接時,調壓裝置必須接地,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
(3)在調壓站內設備應置于LPZ0B區(qū)內。
(四)燃氣金屬管道防直擊雷的技術措施
(1)地上燃氣金屬裸管與其他金屬構架和其他長金屬物平行敷設時,當凈距小于100mm,應用金屬線跨接,跨接點的間距不應大于30m;交叉敷設時,當凈距小于100mm,其 交叉點應用金屬線跨接。
(2)架空敷設的燃氣金屬管道的始端、末端、分支處以及直線段每隔200m-300m處,應設置接地裝置,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Ω,接地點應設置在固定管墩(架)處。距離建筑物100m內的管道,應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3)進出民用建筑物的燃氣管道的進出口處,室外的屋面管、立面管、放散管、引入管和燃氣設備等處均應有防雷(靜電)接地裝置。
(4)燃氣金屬管道不宜敷設于屋面,當實際條件無法滿足時,燃氣金屬管道可敷設于屋面,但應滿足以下要求:
a)屋面燃氣金屬管道、放散管、排煙管、鍋爐等燃氣設施應設置在接閃器保護范圍之內,并遠離建筑物的屋檐、屋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
b)屋面放散管和排煙管處應加裝阻火器,并就近與屋面防雷裝置可靠電氣連接。
C)屋面燃氣金屬管道與避雷網(帶)至少應有兩處采用金屬線跨接,且跨接點間距不應大于30m。當屋面燃氣金屬管道與避雷網(帶)的水平、垂直凈距小于100mm時,也應跨接。
d)屋面燃氣管與避雷網之間的金屬跨接線可采用圓鋼或扁鋼,圓鋼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截面積不應不于48 m㎡,其厚度不應小于4mm,宜優(yōu)先選用圓鋼。
e)當燃氣金屬管道由LPZ0區(qū)進入LPZ1區(qū)時,應設絕緣法蘭或鋼塑接頭,絕緣法蘭或鋼塑接頭兩端的管道應分別就近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小于10Ω。
(5)建筑物外墻燃氣金屬立管與建筑用戶分支管相連時,應設給予緣法蘭或鋼塑接頭,絕緣法蘭或鋼塑接頭兩端的管道應分別就近接地,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沿外墻直敷設的燃氣金屬管道應每隔不大于12m就近與建筑物防雷裝置可靠連接。當燃氣金屬管道螺紋連接的彎頭、閥門、法蘭盤等連接處的過渡電阻大于0.03Ω時,連接處應用金屬線跨接。
(五)雷電感應在燃氣行業(yè)的防護措施
雷電感應在燃氣行業(yè)的防護的基本要求如下:
(1)為防止靜電感應,建(構)筑物內的金屬設備、金屬管道、金屬構架、電纜金屬外皮、鋼屋架、鋼窗等較大金屬構件和突出屋面的金屬物都應接到防雷感應的接地裝置上。
(2)金屬屋面周邊每隔18m-24m應采用引下線接地一次,對于現(xiàn)場澆制或預制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其鋼筋應形成閉合回路,并每隔18m-24m采用引下線接地一次。
(3)為了防止電磁感應,凡是平行敷設的長金屬物體等,其凈距離小于100mm時,應每隔20m-30m用金屬線跨接。其交叉距離小于100mm時,交叉處也應用金屬線跨接。
四、燃氣行業(yè)防雷裝置的基本要求
(一)接閃器: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及建筑物金屬屋面均可作為接閃器;正常時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電火花會引起爆炸燃燒的排放管、呼吸閥等凸出建筑構件屋面的金屬構件不能用作接閃器。
(二)引下線:
(1)引下線一般采用圓鋼或扁鋼制成,宜優(yōu)先采用圓鋼。圓鋼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48 m㎡,其厚度不應小于4mm。
(2)引下線應沿建筑物外墻明敷,并經最短路徑接地,對于建筑藝術高的,可以暗敷、但截面積放大,圓鋼φ10mm或扁鋼4mmX20mm。建筑物金屬構件如消防梯、金屬煙囪等可作為引下線使用,但必須形成閉合電氣通路。
(3)互相連接的避雷器接地引下線不少于二根,之間的距離(m)如下
防雷建筑物類別:第二類最大距離為18m。
(4)為了便于測量接地電阻和檢驗引下線,宜在引下線距地面0.3m-1.8m處設置斷接卡。引下線截面腐蝕30%以上者,應予以更換。
(5)距地面上約1.7m至地面下0.3m之間的引下線應采取暗敷或鍍鋅角鐵、改性塑料管或橡膠管等保護設施。
(三)接地裝置
接地裝置是由埋設在地下的接地體和連接地體的接地線組成。人為埋入地下的金屬物如角鐵、扁鋼、鋼管等稱人工接地體。利用已有的與大地接觸的各種金屬物如鋼筋混凝土基礎,金屬管道,電纜金屬外皮等兼作接地用的稱為自然接地體。人工接地體垂直敷設時多采用鋼管、角鋼或圓鋼。水平敷設時采用的圓鋼直徑不應小于10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100 m㎡,其厚度不小于4mm,角鋼厚度不應小于4mm;鋼管壁厚不應小于3.5mm。人工垂直接地體的長度宜為2.5m,埋入深度不應小于0.5m。垂直接地體間的距離及人工水平接地體間的距離宜為5m。
防雷接地裝置還應防止跨步電壓造成的危害,所以防直擊雷接地裝置距建筑物和構筑物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離不應小于3m。當小于3m時,應將水平接地體局部埋深1m以上,或將水平接地體局部包以50mm-80mm厚的瀝青等到,或采用瀝青碎石地面或在地面敷設50mm-80mm的瀝青層,其寬度應超出接地裝置2m。敷設在腐蝕性較強的接地裝置,應采用熱鍍鋅、熱鍍錫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接地體的規(guī)格等方法均可。
(四)接地電阻:防雷接地電阻一般指沖擊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防雷電感應的接地電阻在第二類防雷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沖擊電阻值不應大于10Ω,第一類建筑物和構筑物防雷感應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防雷電侵入的接地,如電纜金屬外皮,空中金屬管道、閥型避雷器竺的接地電阻不應超過4Ω-10Ω即可。
五、我國燃氣行業(yè)防雷技術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1、我國的《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CB50028-2006國家標準,沒有對防雷設計作為重要的內容充實,只是要求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中“第二類防雷建筑物”的有關規(guī)定,此內容過于籠統(tǒng),應細化、完善其內容,給設計、施工和管理人員能夠了解防雷工作在燃氣行業(yè)重要的組成部分,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2、2009年11月1日實施的《城鎮(zhèn)燃氣防雷技術規(guī)范》QX/T109-2009行業(yè)標準中5.2.5鋼儲罐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Ω;5.3.2調壓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10Ω等多處燃氣設施的與《易燃易爆場所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2006不符,因為大多數(shù)燃氣設施的接地和電氣設備共用地網,電阻其標準值不應大于4Ω,當建筑物內設有計算機網絡、消防系統(tǒng)、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其接地與建筑物防雷接地共用地網時,其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Ω。
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94(2000年版)第3.2.2條,對不少于5根螺栓連接的法蘭盤,在非腐蝕的壞境下,可不跨接;2009年11月1日實施的《城鎮(zhèn)燃氣防雷技術規(guī)范》QX/T109-2009行業(yè)標準中5.2.6相同規(guī)定的問題,因2000年以后,大多數(shù)法蘭連接的密封材料采用金屬纏繞墊片,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建議修改完善此規(guī)定。
總之,燃氣行業(yè)的防雷工作涉及到雷電的形成、雷電流特征、雷電電磁干擾的性質,電磁感應耦合過程、屏蔽、等電位連接、接地等知識和技術,還涉及生產制造、設計施工、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多種技術?,F(xiàn)代防雷技術是多學科、多行業(yè)的相互合作、協(xié)調、配合、相互聯(lián)系的工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更是國家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要內容之一,做好燃氣行業(yè)的防雷工作利國利民,也是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