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設備報廢后的管理工作
??? 1、凡經(jīng)批準報廢的設備,不再補提折舊,同時核減資產(chǎn)。
??? 2、設備報廢后,不準繼續(xù)使用,嚴禁整機出售給其他單位。
??? 3、對報廢設備的零、部件拆卸,需經(jīng)設備管理部門同意,辦理有關手續(xù),其余部分一律出售給廢品收購單位。
??? 第十一條? 由于生產(chǎn)任務不足等原因而停用的設備,要聯(lián)系出租,對外出租確有困難者應及時入庫存保管,并做好以下工作:
??? 1、停機庫要設在安全、干燥通風、易排水的位置,設備要擺放整齊,做到上有蓋、下有墊,隨機工具要妥善保管,防止丟失。
??? 2、停機庫、場要備有足夠的防火器材,周圍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 3、設備入庫、場前,要進行清洗、涂油、刷漆、放水,做好防腐處理。
??? 4、精密部件,電器儀表,必須放到室內保管。
??? 5、內燃設備應定期運轉檢查,防止生銹。
??? 6、特殊設備,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辦理。
???
??? 第四章? 設備的使用管理
??? 第十二條? 設備使用原則
??? 1、設備使用貫徹“管用結合,機人固定”的原則,按設備性能合理安排,正確使用,充分發(fā)揮設備效能。
??? 2、對設備的使用,應加強計劃性,做到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忙而不亂、疏而不漏、合理調配、統(tǒng)籌安排的原則。
??? 3、做到設備工作能力與生產(chǎn)任務和施工條件相適應,達到既節(jié)約動力又不超負荷作業(yè)。
??? 第十三條?? 設備的使用要求
??? 一、設備應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凡執(zhí)行操作證的設備必須是固定人員執(zhí)行定機、定人、定崗位責任的“三定”制度。
??? 二、設備操作手,要熟悉本機情況,做到“四懂三會”,即:懂原理、懂構造、懂性能、懂用途,會操作、會維修保養(yǎng)、會檢查排除故障。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持證上崗。
??? 三、設備的燃、潤油應符合該機的使用要求,并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及時更換。為了減少有形磨損應根據(jù)設備的磨損特點,建立科學的潤滑管理制度,并付諸實施。
??? 四、在實施設備使用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到保養(yǎng)、修理方面因素。
??? 第十四條? 技術培訓
??? 一、設備管理部門要協(xié)助有關部門做好各類機務人員的業(yè)務技術培訓,培訓合格取得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方可從事設備操作。
??? 二、機務人員應刻苦學習鉆研技術,達到一專多能、精益求精,提高業(yè)務技術素質。
??? 三、設備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一般不得少于三個月。
??? 第十五條? 設備檢查?
??? 一、為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安全運行、解決設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實行設備檢查、巡檢制度。
??? 二、各施工現(xiàn)場項目部每月對管轄內的設備進行一次徹底檢查,公司實行季度檢查和日常抽查。
??? 三、檢查的內容:機容、機況、操作、附件配備、工具、各種資料、保養(yǎng)、修理、安全、日常使用、保養(yǎng)、維修記錄等。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采取措施限期改正;每次檢查要有記錄,有重大問題要逐級上報。
??? 四、對重點設備實行重點檢查。
??? 五、對塔吊、龍門吊實行重點管理,定期檢查制度。
???
??? 第五章?? 安全生產(chǎn)與事故處理
??? 第十六條? 安全生產(chǎn)
??? 一、各公司、項目部要加強設備的安全生產(chǎn)意識教育,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點,開展群眾性的安全生產(chǎn)活動,經(jīng)常組織機務人員學習設備操作規(guī)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術。
??? 二、各公司、項目部設備管理人員要增強責任心,深入施工現(xiàn)場檢查安全設施及安全規(guī)程的執(zhí)行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 三、堅持持證上崗,無操作證者嚴禁上機,身體素質差,視力達不到0.8以上不得從事設備操作。
??? 四、不屬本人負責的設備(持有操作證)未經(jīng)領導同意,不得上機操作,負責司機不得將設備私自委托他人為值班或操作。
??? 五、設備現(xiàn)場和臨時停放場所,應設有防火、防雨、防盜設施,并有專人負責看管。
??? 六、設備安裝,嚴格遵守安裝程序,安裝場地應堅實、平整,確保設備及人身安全。
??? 七、設備安裝完畢,應進行安全檢查及性能試驗,經(jīng)試運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塔吊、龍門吊應報上級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發(fā)給準用證后投入使用。
??? 八、設備運輸時要綁扎牢固,重心穩(wěn)妥,制動可靠,拆裝作業(yè)要有專人指揮,嚴禁在高壓線下拆裝。
??? 第十七條? 設備事故分類、處理
??? 一、事故分類
??? 1、一般事故:設備直接經(jīng)濟損失在100-5000元,或因損壞造成停工八天以上者。
??? 2、大事故:設備直接經(jīng)濟損失在5001-20000元或因損壞造成停工十五天以上者。
??? 3、重大事故:設備直接經(jīng)濟損失在20001元以上或因損壞造成停工二十五天以上。
??? 4、非責任事故:是事前不可預料的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壞行為。
??? 二、事故處理與分工
??? 1、一般事故由設備使用單位(公司、項目部)處理,并填寫事故報告,報設備管理部門備案。
??? 2、大事故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處理,并報上級主管部門。
??? 3、重大事故發(fā)生后,必須按事故報告處理程序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逐級上報,并保護好現(xiàn)場,協(xié)助調查處理事故。
??? 三、事故處理原則
??? 1、事故發(fā)生后,應首先搶救受傷人員,保護好事故現(xiàn)場,以利于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 2、各類事故發(fā)生后,都應進行認真調查、分析,任何人不得隱瞞不報,弄虛作假,要嚴格執(zhí)行“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
??? ???????? 第六章?????? 附?? 則
??? 第十八條? 本制度由安全生產(chǎn)管理部負責解釋。
??? 第十九條? 本制度從二00六年十月五日起實施。
???
?????????????????????????????????????????????????????????????????? 二00六年九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