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車
??? 1.1.車輛標記?
??? 1.1.1車輛的上商標(或廠牌)、型號標記必須裝設在車身前部的外表面上。?
??? 1.1.2車輛必須裝置產品銘牌。銘牌應置于車輛前部易于觀察之處??蛙囥懪茟糜谲噧惹俺丝烷T的上方。?
??? 1.1.3車輛的銘牌應標明廠牌、型號、發(fā)動機功率、國家標準局1987-02-16批準1987-08-01實施總質量、載質量或載客人數(shù)、出廠編號、出廠年、月、日及廠名。?
??? 1.1.4發(fā)動機的型號和出廠編號應打印在發(fā)動機氣缸體側平面上,字體為二號印刷字,型號在前,出廠編號在后,在出廠編號的兩端打上星號。?
??? 1.1.5底盤的型號和出廠編號應打印在金屬車架易見部位,字體為一號印刷字,型號在前,出廠編號在后,在出廠編號的兩端打上星號。?
??? 1.2車輛外廓尺寸?
??? 1.2.1汽車的外廓尺寸限值應符合GB 1589-79《汽車外部尺寸限界》的有關規(guī)定。?
??? 1.2.2無軌電車的外廓尺寸限值按照GB I589-79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 1.2. 3方先向盤式拖拉帶掛車外廓尺寸應為: 車輛高:3.0m; 車輛寬:2.5m; 車輛長:10m。?
??? 1. 2. 4車輛外廓尺寸的術語和定義按GB3730.3-83《汽車和掛車的術語及其定義車輛尺寸》的規(guī)定。?
??? 1. 3車輛后懸客車及封閉式車廂的車輛后懸不得超過軸距的65%,最大不得超過3.5m。其他車輛后懸不得超過軸距的55%。對于三軸車輛,若二、三軸為雙后軸,其軸距應按第一軸至雙后軸中心線的距離計算;若一、二軸為雙轉向軸,其軸距應按一、三軸的軸距計算。?
??? 1. 4車輛核載?
??? 1.4.1 車輛允許總質量,以發(fā)動機額定功率、廠定最大鈾載質量、輪胎的承載能力、車廂面積及正式批準的技術文件進行核定。?
??? 1.4.2駕駛室乘座人數(shù)的核定:?
??? a. 駕駛室內只有一排座位的或雙排座位的前排座位以駕駛室內部寬度(系指駕駛室車窗下緣,并在車門后支柱內側量?。┑扔诨虼笥?200mm核定2人,等于或大于1650mm核定3人。小型汽車駕駛室內部寬度等于或大于1550mm核定3人:?
??? b.駕駛室內雙排座位的后排座位,座墊長度(從中間位置測量)每400mm核定1人。?
??? 1.4.3車輛乘坐人數(shù)的核定:?
??? a.按載質量核定人數(shù): 1t折合15人;長途客車1t折合13人;?
??? b.按座墊長度和站立面積核定:座墊長度每400mm核定1人。允許站立面積l平方米核定4人;城市公共汽車及無軌電車l平方米核定5人。以本款a及b項計算,乘座人數(shù)以最小值核定。?
??? 1.5轉向橋負荷機動車在空載和滿載狀態(tài)下,轉向橋負荷分別不小于該車整備質量和允許總質量的20%。?
??? 1.6比功率機動車輛的比功率應不小于4.78 kw/t 。?
??? 1.7側傾穩(wěn)定角車輛在空載、靜態(tài)情況下,向左側和右側傾斜最大側傾穩(wěn)定角如下。三輪摩托車:不小于25;最高時速低于20km/h或總質量為車輛整備質量的1.2倍以下的車輛:不小于30;其他車輛(兩輪摩托車和輕便摩托車除外):不小于35。?
??? 1.8漏水檢查在發(fā)動機運轉及停車時應檢查水箱、水泵、缸體、缸蓋、暖風裝置及所有接連部位,不允許漏水。?
??? 1.9漏油檢查機動車連續(xù)行駛距離不小于10 km,停車5min后觀察,不得有滴油現(xiàn)象。?
??? 1.10車速表檢查車速表允許誤差范圍為+15%~-10%。即:當實際車速為40km/h時,車速表指示值應為36至46 km/h。?
??? 1.11車輛外觀車輛的外觀:?
??? a.車輛外觀整潔,各零、部件應完好,聯(lián)結緊固,無缺損,并且有正常的技術性能;?
??? b.車體應周正,左石對稱部位高度差應不大于40mm。?
??? 發(fā)動機
??? 2.1發(fā)動機動力性能良好,運轉平穩(wěn),不得有異響;怠速穩(wěn)定,機油壓力正常。發(fā)動機功率不得低于原額定功率的75%。?
??? 2.2發(fā)動機應有良好的起動性能。?
??? 2.3化油器、消聲器不得有“回火”、“放炮”現(xiàn)象。?
??? 2. 4柴油機停機裝置必須靈活有效。?
??? 2.5發(fā)動機點火系、供油系、潤滑系、冷卻系的機件應齊全,性能良好。?
??? 轉向系
??? 3. 1機動車的方向盤不得設置于右側。?
??? 3.2機動車的方向盤應轉動靈活、操縱輕便、無阻滯 現(xiàn)象。車輪轉到極限位置時,不得與其他部件有干涉現(xiàn)象。?
??? 3.3機動車轉向輪轉向后應有自動回正能力,以保持機動車穩(wěn)定的直線行駛。?
??? 3.4機動車方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從中間位置向左右各不得超過15度。?
??? 3.5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道路上行駛,其方向盤不得有擺振、路感不靈、跑偏或其他異?,F(xiàn)象。?
??? 3.6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路面上,以10km/h的速度從直線行駛過渡到直徑為24m的圓周行駛,其施加于方向盤外緣的最大圓周力不得大于245N。?
??? 3.7機動車轉向橋負荷大于4t時,必須采用轉向助力裝有轉向助力器的車輛,當轉向助力器失效后,仍具有用方向盤控制車輛轉向的能力。?
??? 3.8機動車輛的最個轉彎直徑,以前外輪軌跡中心線為基線測量其值不得大于24m。當轉彎直徑為24m時,前轉向軸和末軸的內輪差(以兩內輪軌跡中心線計)不大于3.5m。?
??? 3.9機動車前輪定位值應符合該車整車有關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 3.10用測滑儀檢驗前輪的側滑量其值不得超過5m/km。?
??? 3.11轉向節(jié)及臂、轉向橫、直拉桿及球銷應無裂紋和損傷,并且球銷不得松曠。橫、直拉桿不得拼焊。?
??? 3.12摩托車的前叉和轉向把不得有變形、裂損和不靈活等現(xiàn)象。?
??? 制動系
??? 4.1機動車及掛車必須設置彼此獨立的行車和駐車制動裝置;輕便、二輪、邊三輪摩托車只要求有行車制動裝置。?
??? 4.2行車制動系的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應符合該車整車有關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
??? 4.3行車制動系在產生最大制動作用時踏板力不得超過700N,手握力不超過300N。?
??? 4.4行車制動系最大制動效能應在踏板全行程的五分之四以內達到。?
??? 4. 5駐車制動操縱裝置的安裝位置要適當,其操縱桿必須有一定的儲備行程,一般應在操縱桿全行程的四分之三以內產生最大的制動效能,棘輪式制動器應在第三次拉動拉桿全行程的三分之二以內產生最大制動效能。?
??? 4.6駐車必須能通過機械裝置把工作部件鎖住,并且施加于操縱桿上的力應不大于500N。?
??? 4.7對采用氣壓制動的機動車輛,當氣壓升590kPa時,在不使用制動的情況下,停止空氣壓縮機3min其氣壓的降低應不超過9.8kPa。在氣壓為590kPa的情況下,將制動踏板踏到底。待氣壓穩(wěn)定后觀察3min,單車氣壓降低值不得超過19.6kPa,列車不得超過29.4kPa。?
??? 4.8采用液壓制動系統(tǒng)的車輛,當制動踏板壓力最大時,保持1min,踏板不得有緩慢向底板移動現(xiàn)象。?
??? 4.9氣壓制動系必須裝有限壓裝置,確保貯氣筒內氣壓不超過允許的最高氣壓。貯氣筒應裝有放水閥。?
??? 4.10采用氣壓制動系統(tǒng)的車輛,發(fā)動機在中等轉速下,4min(列車為6min,城市鉸接公共汽車和無軌電車為8min。)內氣壓表的指示氣壓應從零升至起步氣壓(未標起步氣壓者,按392kPa氣壓計)。貯氣筒的容量應保證在不繼續(xù)充氣的情況下,車輛在連續(xù)五次全制動后,氣壓不低于起步氣壓(未標起步氣壓者,按392kPa氣壓計)。?
??? 4. 11在車輛運行過程中,不應有自行制動現(xiàn)象。當掛車與牽引車意外脫離后,掛車應能自行制動,牽引車的制動仍然有效。?
??? 4.12汽車和無軌電車行車制動系部分管路失效時,其余部分制動效能仍能保持原規(guī)定值的30%以上。?
??? 4.13機動車在平坦、硬實、干燥和清潔的水泥或瀝青路面(路面的附著系數(shù)為0.7)上的制動距離和跑偏量應符合表1中的規(guī)定。對空載檢驗制動性能有質疑時,可用表1中滿載的制動性能要求進行檢驗。?
??? 4.14機動車用制動減速度檢驗制動性能:?
??? a.機動車在平坦、硬實、清潔和干燥的水泥或瀝青路面(路面附著系數(shù)為0.7)的制動穩(wěn)定減速度和跑偏量應按表2的要求檢驗。對于空載檢驗制動性能有質疑時,可用表2滿載的制動性能要求進行檢驗;?
??? b. 制動力平衡要求:前軸左右輪制動力差不大于該軸軸荷的5%,后軸左右輪制動力差不得大于該軸軸荷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