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幾點建議
1、設計方面的措施對于建造在濕陷性黃土地基上的建筑物,為防止建成后出現(xiàn)基礎下沉、墻身開裂等質量癥害,影響安全和使用,應由設計、施工、使用等方面采取預防措施。
?。?)根據(jù)建筑物類別、等級、重要程度、沉降限制、土的濕陷類型和等級等規(guī)定,采取強夯法、灰土擠密樁、重錘表層夯實法、預浸水法、土或灰土墊層等方法,部分或全部消除建筑物地基的濕陷性;
?。?)對于部分消除濕陷性的建筑物,在設計上必須由防水措施。如做好總體的平面和豎向設計,保證整個場地排水通暢,并做好防洪措施,保證水池類構筑物或管道與建筑物的間距,符合防護距離的規(guī)定,確保管網和水池類構筑物的工程質量,防止漏水;對于屋面和房屋內地面,應有排除雨水和防水的措施。
(3)對部分消除濕陷性的地基,在建筑結構上必須采取相應的結構措施,使建筑物能盡量減少因地基局部浸水所引起的差異沉降,并能適應這種差異沉降,而不致遭到嚴重破壞,繼續(xù)保持其整體穩(wěn)定性和正常使用。比如:選擇適應不均勻沉降的結構形式;設置沉降縫,減小房屋的長高比;增設鋼筋混泥土圈梁,窗臺下120毫米處墻體內設磚配鋼筋帶等。
2、施工方面措施
?。?)嚴把施工單位的施工程序:即先安排場地平整做好防洪、排水設施,再安排主要建筑物的施工。
?。?)審查施工單位現(xiàn)場平面布置圖。即:上下水管、水池、淋灰池等距建筑物的距離要符合濕陷性黃土地區(qū)施工的有關規(guī)定。
?。?)嚴格做好基槽開挖、上下水管道、水池、化糞池等施工的隱蔽檢查,并做好記錄。
3、維護管理方面的措施
?。?)經常檢查給水、排水和熱水管網的暢通與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理。
?。?)做好雨水排流暢通,保證建筑物防護范圍內地面不積水。
?。?)發(fā)現(xiàn)問題,做好記錄,查找原因,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