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現(xiàn)場操作應符合蘭新公司相關文件規(guī)定,接受監(jiān)理單位的監(jiān)督管理。
九、??? 支架預壓和施工預拱度
1.?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支架進行預壓,預壓荷載不得小于梁體自重(包括施工荷載)的1.2倍。根據(jù)預壓情況測得支架的彈性剛度,在立模過程中考慮支架的影響,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支架及基礎變形對梁體線形的影響。
2.?支架預壓前應編制支架預壓方案報請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支架預壓方案應包括:支架預壓荷載及范圍、預壓材料及加載總重、加載程序、預壓順序、卸載順序、沉降觀測等方面內容。
3.?施工時應根據(jù)施工荷載、設計荷載、支架選用情況及支架的實測彈性變形等設置施工預拱度。
4.?支架預壓
⑴?在搭設支架底模時,按估算預留拱度搭好后,按設計要求進行加載預壓,可采用鋼筋、沙袋、土袋等作加載物,使加載強度與梁的荷載強度分布一致。
⑵?當支架預壓沉降穩(wěn)定且支架的非彈性變形消除后,記錄各觀測點最終標高,推算出底模各觀測點的沉降值,然后卸載。卸完載后,精確側出底模各測點的標高、支架支撐的彈性變形值,計算出變形結果,對底模標高進行調整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注。
⑶?支架預壓前,要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以確保預壓安全。
十、??????? 模板施工
⒈底模系統(tǒng)
①?箱梁模板可采用膠合模板,根據(jù)箱梁結構尺寸現(xiàn)場加工。
②?曲線梁模板加工時可根據(jù)箱梁形曲線及寬度將模板分段制作。
⒉外側模系統(tǒng)
①?外側模板和翼緣模板必須采用鋼模,鋼模由專業(yè)模板加工廠加工制作,如采用木模時,必須選用優(yōu)質的外模版。
②?鋼模外側模板及翼緣模板安裝時,可采用吊車等起重設備吊起,模板起吊前,要將相應的連接桿聯(lián)接好。
③?模板之間的間隙可采用橡膠條或玻璃膠進行堵塞,不留縫隙。
④?模板設計時要考慮內模和外模之間的連接,確保模板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
⑤?底模施工時,應隨時用水準儀檢查底板的標高,平整度,不符合規(guī)定應及時調修。
⑥?模板拼裝時,盡量減少拼縫寬度,在混凝土澆注前清除底模上焊渣,雜物等。特別要注意底模兩邊與腹板底部倒角處的短鋼筋頭、電焊渣、鋸木屑等雜物,如果此處不清理干凈,拆模后外倒角破損,修補相當難看。
⒊端模系統(tǒng)
端模模板可采用鋼模、木模。
①?堵頭模板因有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孔眼,可采用木模進行加工。
②?孔眼必須按鋼筋及預應力管道位置精確定位切割。每個預應力預留孔位要編號,以便在下節(jié)段澆施中快準確定位。
③?豎向及橫向預應力槽口:豎向及橫向預應力張拉端槽口及位置要求準確。
④?端模安裝應保證其垂直度,防止形變。
⑤?施工時要加強對端頭模板尺寸和背肋加固質量的檢查,確保端頭模板不出現(xiàn)跑模、漲模。
⒋內模系統(tǒng)
①?箱梁內??梢圆捎媚灸<庸?,也可以采用組合鋼模。為了保證箱梁內模位置和鋼筋保護層厚度,內模與鋼筋間需設置混凝土墊塊作為支撐。
②?固定內模使其不偏移軸線位置,采用方木及三角楔將內模與外模頂牢,在澆注混凝土時將木撐逐步拆除。箱梁頂板施工可采用鋼管支架支模,支架直接支撐在底板。
⒌模板拆除
①?內模拆除:內模須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時方可拆除。
②?側模及端模拆除:當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混凝土芯部與表層、箱內與箱外、表層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之差不大于15℃時,方可拆除側模和端模。氣溫急劇變化時不宜進行拆模作業(yè)。
③?拆模時,嚴禁重擊或硬橇,避免造成模板局部變形或損壞混凝土棱角。
④?模板拆下后,應及時清除模板表面和接縫處的殘余灰漿并均勻涂刷隔離劑,與此同時還應清點、維修、保養(yǎng)、保管好模板零部件。
十一、??????????? 鋼筋工程
鋼筋工程宜在加工棚內加工,運至現(xiàn)場綁扎。梁體鋼筋應整體綁扎,先進行底板鋼筋及腹板鋼筋的綁扎,然后進行頂板鋼筋的綁扎。當梁體與預應力鋼筋相撞時,可適當移動梁體鋼筋或進行適當彎折,梁體鋼筋最小凈保護層要滿足設計要求。綁扎鐵絲的尾段不應伸入保護層內。所有梁體預留孔處均增設相應的環(huán)狀鋼筋;橋面泄水處鋼筋可適當移動,并增設井字形鋼筋進行加強;施工中為確保腹板、頂板、底板鋼筋的位置正確,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強架立筋數(shù)量或增設W型或矩形的架立筋等措施,當采用墊塊控制凈保護層厚度的時,墊塊應采用與梁體同等壽命的材料,且確保梁體的耐久性。
1.???????????? 鋼筋的材料和施工的具體要求參見有關的規(guī)范和圖紙。
①?鋼筋的材料和施工的具體要求參見相關的規(guī)范和圖紙。
②?現(xiàn)場綁扎鋼筋有關規(guī)定
⑴?鋼筋的交叉點應用鐵絲綁扎結實,必要時,也可用點焊焊牢。
⑵?除設計有特殊規(guī)定外,梁中的鋼筋應與主筋垂直。
⑶?鋼筋的末端應向內彎曲;箍筋轉角與鋼筋的交接點均應綁扎牢。
⑷?箍筋的接頭(彎鉤結合處),在梁體中應沿縱向線放向交叉布置。
⑸?綁扎用的鐵絲要向里彎,不得伸向保護層內。
③?鋼筋的安裝允許偏差
?
序號 | 項目 | 允許偏差(mm) |
1 | 橋面主筋間距及位置偏差(拼裝后檢查) | 15 |
2 | 底板鋼筋間距及位置偏差 | 8 |
3 | 箍筋間距及位置偏差 | 15 |
4 | 腹板箍筋的不垂直度(偏離垂直位置) | 15 |
5 |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與設計值偏差 | +5,0 |
6 | 其他鋼筋偏移量 | 20 |
?
2.???????????? 鋼筋施工注意事項
①?鋼筋加工應嚴格按照規(guī)范和圖紙要求進行,確保每一節(jié)段縱向鋼筋連接準確。
②?施工前加強對鋼筋圖紙的審核,施工時盡量減少普通鋼筋對預應力鋼筋的干擾,保證預應力鋼筋位置的準確。
③?鋼筋加工前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條件確定鋼筋吊裝和綁扎方案,鋼筋吊裝時盡量減少吊裝作業(yè)對鐵路、公路等行車的影響。
④?由于鋼筋、管道密集,如鋼絞線、豎向預應力鋼筋管道位置不動。
⑤?鋼筋加工、存放場地必須進行硬化處理,保證鋼筋加工規(guī)范施工。
十二、??????????? 混凝土工程
1.???????????? 混凝土材料和一般要求見《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
2.???????????? 連續(xù)梁混凝土支架法施工注意事項
①?混凝土施工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
②?各段梁體應一次澆筑完成?;炷磷粤鞲叨炔灰顺^2m;當混凝土自流高度大于2m時,必須采用流槽或導管,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
3.???????????? 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應保持1.5m以上。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炷练謱訚仓穸炔灰顺^下圖。
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
?
振搗方式 | 澆筑層厚度(mm) |
用插入式振動器 | 300 |
用附著式振動器 | 300 |
用表面振動器 | 無筋或配筋稀疏時 | 250 |
配筋較密時 | 150 |
人工搗實 | 無筋或配筋稀疏時 | 200 |
配筋較密時 | 150 |
注:表列規(guī)定可根據(jù)結構物和振動器型號等情況適當調整 |
4.???????????? 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wěn)固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松動、形變、移位時,應及時處理。
5.???????????? 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xù)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炷恋倪\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6.???????????? 采用全斷面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澆筑順序縱向由懸臂端向像施工縫端進行,分層澆筑,每層30cm,每段梁橫斷面混凝土澆筑順序為先澆底板,在澆腹板,最后澆頂板?;炷恋恼駬v采用插入式振動棒和平板式振搗器。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無層間冷縫,混凝土的振搗嚴格按振動棒的作用范圍進行,嚴防漏振、欠振和過度振搗,到預應力管道密集,空隙小時,配備小直徑30型的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不可在鋼筋上平托,不可碰撞預應力管道、模板、鋼筋、輔助設施(如定位架等)。
十三、??????????? 預應力施工
預應力施工時應嚴格按照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進行預應力張拉。預應力張拉工藝及要求參考相關規(guī)定。
十四、??????????? 支架法現(xiàn)澆施工注意事項
1.?滿堂支架施工時,澆筑步驟及現(xiàn)澆分段長度應按圖紙設計要求進行,并注意張拉相應的預應力鋼束。
2.?施工過程中應根據(jù)具體的合攏溫度、預應力情況、施工工期等因素確定合理的支座預偏量。
3.?支架現(xiàn)澆梁為三向預應力體系,由于鋼筋、管道密集,如鋼絞線、豎向預應力鋼筋等管道、普通鋼筋發(fā)生沖突時,允許進行局部調整,調整原則是先普通鋼筋,再豎向預應力鋼筋,然后是橫向預應力鋼筋,保持縱向預應力鋼筋管道位置不動,橫向預應力鋼筋張拉槽處的梁體鋼筋可切斷,同時應注意加強搗固,不得存在空洞或漏搗。梁體腹板箍筋與預應力鋼束干擾時,若切斷腹板箍筋,需采取補強措施。在張拉槽口內被截斷的鋼筋在封錨時應恢復原位并按要求焊接。
4.?鋼束管道位置用定位鋼筋固定,應保證鋼筋牢固焊接在鋼筋骨架上,如管道位置與骨架鋼筋相撞時,應保證管道位置不變,僅將鋼筋稍加移動,定位鋼筋基本間距要滿足設計要求并應保證管道位置正確。錨具墊板及喇叭管尺寸應正確,喇叭管的中心線要與錨具墊板保持垂直,喇叭管和波紋管的銜接要平順,不得漏漿,防止堵塞孔道。
5.?為保證壓漿質量,壓漿管道必須嚴格按設計圖紙進行設置。
6.?所有預埋件應位置準確并進行滲鋅或鋅鉻涂層防腐處理,預埋鋼筋應綁扎牢固。泄水管及梁端封錨現(xiàn)澆處應注意防水封邊處理,防止?jié)B水,銹蝕梁體鋼筋或錨具。
7.?設計若留有備用孔道,則備用孔道必須經過設計單位同意后方可使用;若不使用,在橋面二期恒載上橋前,孔道作真空壓漿填實處理。
十五、??????????? 支架現(xiàn)澆梁質量安全控制檢查的重點
1.?支架基礎必須置于可靠的基礎上,具有足夠的承載力。
2.?施工前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對托架或支架的強度大于2.0進行檢算。
3.?托架或支架必須進行預壓。
4.?預應力張拉應按設計要求的順序進行,預應力張拉設備應定期檢定。
5.?預應力管道規(guī)格、材質符合要求,管道定位準確,管道與結構鋼筋沖突時,合理調整鋼筋位置。
6.?施工時應進行線型監(jiān)控,超出偏差及時調整。
7.?梁體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的觀察方法、頻次和期限滿足要求。
8.?跨等級公路、鐵路等立交施工時,應制定轉型安全防護方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