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現場實踐
綜采面礦壓觀測內容包括支架工況、頂板動態(tài)、煤體片幫等,具體如下。
(1) 支架液壓觀測。分別在 25 #、64 #、90 #支架安設圓圖液壓記錄儀,觀測上、下立柱的下腔液壓,在檢修班更換記錄紙。
(2) 頂板動態(tài)觀測。工作面共設 3 條觀測線 ,用測尺對頂板狀況進行統(tǒng)計觀測,觀測內容有: 冒頂寬度、冒頂高度、冒頂始架位、冒頂終架位、片幫深度、片幫始架位、片幫終架位。此項工作在檢修班觀測。
(3) 支架工況觀測。按照沿工作面布置的 3 條測線,在進行頂板動態(tài)觀測的同時,用坡度規(guī)、鋼尺進行支架工況觀測。支架工況觀測內容主要包括: 頂梁俯仰角、立柱傾向角、液壓支架推拉桿與運輸機之間的夾角以及運輸機的傾向角、頂梁臺階、采高、端面距,并逐架統(tǒng)計各支架機械元件有無損壞,液壓系統(tǒng)有無漏液。支架失效情況檢測 ,可每隔 30 天在檢修班逐架采用 KBF2 型礦用泄漏檢測儀進行檢測。
控制綜采面支架 — 圍巖事故應從下述幾個方面來治理: 對頂板進行常規(guī)觀測以得出頂板條件的變化情況,重點應縮小支架端面距、切實提高實際初撐力和減少支架故障。綜合數值模擬計算和現場實測數據分析結果,最終確定 31060 綜采面控制指標的合理范圍如表 2 示。
通過實施綜采面頂板安全保障及支架故障診斷技術, 31060工作面嚴格按照得出的支架— 圍巖控制指標指導管理生產。采面產量從 60586t/月上升到82595t/月, 且顯著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生產水平。
4 結論
(1) 綜采面端面頂板穩(wěn)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支架端面距、初撐力和故障率。
(2) KBF2 型支架泄漏故障檢測儀能很好地適應井下工作環(huán)境,檢測結果表明需切實加強支架立柱單向閥、安全閥和片閥的檢修工作。
(3) 綜采工作面根據支架 — 圍巖事故控制指標實施有效監(jiān)控,顯著提高了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