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土方回填時,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冬季施工應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冰雪和保溫材料,回填土應采用未凍或透水性好的土方,回填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不能繼續(xù)施工的回填土層應用保溫材料覆蓋,防止受凍。2.砌筑工程:
(1)冬季施工時不得給磚、砌塊澆水。磚和石材砌筑前,必須清除附著其上的冰、雪、霜等,遭水浸或受凍后的磚不得使用。
(2)拌和砂漿時,采用兩部法投料,水溫不得超過80℃,砂的溫度不得超過40℃,砂漿稠度宜較常溫適當增大。必要時攪拌機處應搭設暖棚滿足規(guī)范要求。
(3)砌筑時禁止使用已經凍結后用熱水拌和的砂漿。每日砌筑后,在砌體表面覆蓋保溫材料(如草袋等)。
(4)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guī)定要求外,增設不少于1組與砌體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用于檢驗28d的砂漿強度。
(5)根據(jù)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砌體工程宜選用外加劑法(砂漿中加防凍劑)拌制砂漿,但配筋砌體不得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
(6)砌筑施工時,砂漿溫度不應低于5℃。
3.鋼筋工程:
(1)冬季進行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jù)當?shù)氐氖┕l件、氣溫狀況進行試焊,試焊的焊件送相關試驗室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批量焊接。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
(2)加強對鋼筋焊接所需焊條的保管及烘焙,以確保鋼筋的焊接質量。焊條在冬季運輸、保存過程中極易受潮,因此施焊前要按焊條說明書的要求對焊條進行烘培,合格后再使用。
(3)鋼筋調直冷拉溫度不宜低于-20℃。
4.混凝土工程:
(1)冬季進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必須嚴格執(zhí)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2011年版)GB50204-200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JGJ/T104-2011及《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03的有關規(guī)定。
(2)冬季施工時控制好原材料的加熱溫度。對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熱是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的重要因素,在施工過程中要采取好加熱措施,定時進行溫度測量,確保原材料的加熱溫度達到要求。
(3)鋼筋混凝土冬期施工,如選用氯鹽類防凍劑,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且不宜用蒸汽養(yǎng)護;一般選用早強劑或早強劑復合防凍劑,配置與加入防凍劑應嚴格按產品說明進行,并由專人負責記錄。摻防凍劑的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
(4)冬季施工用混凝土的配制優(yōu)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應低于C32.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水泥比不應大于0.6。拌制混凝土時,原料中不得帶有冰雪及冰團,拌和時間應比常溫延長50%。
(5)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一般不應低于5℃,溫度過低,容易造成新澆筑混凝土冷卻過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時間內降至冰點溫度而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
(6)現(xiàn)場澆注的設備基礎、混凝土框架等,澆注完成后先用塑料布包裹,再用草袋等包裹。澆注體棱角部分的包裹厚度應為平面部分的2—3倍,以保持足夠的水分和溫度,必要時可采用蒸汽養(yǎng)護。
(7)做好試塊的留置工作。根據(jù)規(guī)范規(guī)定,冬期施工試塊留置不少于2組(六塊),與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分別用于檢驗受凍前混凝土和轉入常溫養(yǎng)護28天的混凝土強度。
(8)采用組合鋼模時,宜采用整裝整拆方案,當混凝土強度(可通過回彈檢測或檢查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的強度確認)達到1N/mm后,可使側模板輕輕脫離混凝土后,再合上繼續(xù)養(yǎng)護到拆模。 底模及支架拆除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強度可通過檢查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確認。
(9)加強成品的養(yǎng)護。冬期混凝土的養(yǎng)護管理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新澆筑的混凝土,一是做好覆蓋保溫工作,并經常檢查,二是做好混凝土的測溫工作,隨時掌握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保證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凍。在溫度處于零下時養(yǎng)護不宜澆水,可先在構件表面覆蓋一層塑料薄膜,防止混凝土本身水分蒸發(fā),在塑料薄膜上覆蓋草袋進行保溫。
(10)當環(huán)境溫度過低,可采取整體搭設暖棚的方式確保施工的環(huán)境溫度,采取的相應冬季措施須征得業(yè)主和監(jiān)理的同意。
(二)工藝安裝工程
冬季施工時,工藝管道安裝工程中焊接、防腐是施工時必須控制的重點。
1.管道焊接作業(yè):
(1)管道組對焊接前,必須清除管口附近的積雪及結冰,并使用火焰加熱器對焊口周邊200mm的范圍進行烘烤,以清除管子表面水汽。
(2)嚴格按焊接工藝規(guī)程規(guī)定的預熱及層間溫度要求進行焊口預熱,方可進行焊接。為保證焊接預熱溫度在施焊時滿足要求,應適當提高預熱溫度
(3)焊接所需的焊條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烘干和保溫,焊接過程中,必須配備焊條保溫筒,隨用隨拿,嚴防焊條受潮,剩余焊條必須回收,重新烘干方可使用。
(4)霜雪天必須清除焊接表面的霜、雪,保持焊接部位必干燥,同時在防護良好的保溫防風棚內進行焊接,否則嚴禁施焊。
(5)焊道的返修及連頭作業(yè)嚴格按照 “(二)管道組對焊接”中的第7條及第8條的要求進行,并切實做好焊道在焊接后的保溫及緩冷工作,具體做法可參照第3條的要求。
(6)合理組織焊接各道工序的銜接,有效縮短層間焊接間隔時間,盡量減少層間溫度的散失,以保證層間溫度不得低于規(guī)定的溫度。當層間溫度降到規(guī)定溫度下限時,必須重新進行預熱后進行焊接。各層焊道盡量一次焊接完成。
(7)普通碳素鋼工作環(huán)境溫度低于-16℃或低合金鋼溫度低于-12℃時,不得進行剪切,冷矯正和冷彎曲。
2.工藝管道防腐、涂漆工程:
(1)冬季氣溫低,管子表面易結霜,噴砂除銹前先用火焰加熱器烘干管子表面的水汽,然后再進行噴砂除銹。
(2)進行管道涂漆預制時,應在固定的預制場地內進行,必要時搭設作業(yè)棚,保證周圍環(huán)境溫度。
(3)涂刷底漆時,應對鋼管進行必要的預熱,為減少熱量損失,應提前做好防腐漆料的調配等準備工作,預熱完后,立即進行涂刷底漆等工作。防腐漆配制過程中,其靜置熟化時間按產品說明書要求隨氣溫降低相應延長時間。
(4)工藝管道的面漆盡量不在冬季施工時涂刷,待氣候轉暖環(huán)境溫度升高后再進行涂刷。
(5)工藝管道保溫用的巖棉殼等材料要防止受潮,受潮的保溫材料必須進行干燥,經干燥后仍不能恢復原來性能時禁止使用。
(6)當現(xiàn)場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未采取有效措施不能進行防腐作業(yè):a)雨雪天氣;b)相對濕度大于 85%;c)風力達到 5 級以上。
3.工藝管道試壓:
(1)應盡量避免在冬季對地面以上站場工藝管道、水壓進行水壓試驗。必須進行水壓試驗時,應考慮搭設暖棚提高環(huán)境溫度或采取包裹毛氈及保溫背的方式對充水管道進行保溫,以防止管道內試壓用水凍結,損壞管道和設備。
(2)建議采用氣壓試驗的方法對管道進行強度及嚴密性試驗,但須征得業(yè)主和監(jiān)理的同意。
(三)電氣儀表工程
1.低溫環(huán)境下敷設電纜時,應按照電纜允許敷設最低環(huán)境溫度進行控制,在敷設前24小時內的平均溫度以及敷設現(xiàn)場的溫度不應低于下表中的規(guī)定;
電纜允許敷設最低溫度一覽表
電纜類型 | 電纜結構 | 允許敷設最低溫度(℃) |
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 | 充油電纜 | -10 |
其他油紙電纜 | 0 |
橡皮絕緣電力電纜 | 橡皮或聚氯乙烯護套 | -15 |
鉛護套鋼帶鎧裝 | -7 |
塑料絕緣電力、儀表電纜 | — | 0 |
控制電纜 | 耐寒護套 | -20 |
橡皮絕緣聚氯乙烯護套 | -15 |
聚氯乙烯絕緣聚氯乙烯護套 | -10 |
2.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規(guī)定時應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如采取加熱法或避開寒冷期敷設,或在當天氣溫最高時進行敷設。
3.當儀表管路進行以潔凈水為介質的壓力試驗時,,應采取防凍措施,試驗后立即將水排凈,并應進行吹掃。
4.電氣儀表設備、材料的儲存保管和檢驗、試驗、施工安裝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中環(huán)境溫度要求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