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用范圍
適用于寧啟鐵路海安至南通段復線電氣化改造信號工程電纜防護施工。
2.???? 作業(yè)準備
2.1內業(yè)技術準備
作業(yè)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2.2外業(yè)技術準備
施工作業(yè)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
3.???? 技術要求
3.1下列地點應采用軟土(砂)、磚(管、槽)防護:
①直埋點電纜應采用軟土防護;
②靠近取土坑;
③接近地下建筑物時;
④與其他電纜接近或交叉時;
⑤穿越種有植物的耕地時;
⑥穿越居民點時;
⑦不得不減少電纜埋深深度時;
⑧電纜上下各敷設軟土(砂)100mm,然后敷磚防護。
3.2電纜穿越軌道防護,采用鋼管防護時,鋼管兩端口內側必須采取防護,穿越軌道的防護管,其兩端應超出軌枕頭500mm以上,防護管頂端距地面200mm以上,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3.3電纜穿越公路道口防護,應采用鋼管或槽鋼防護方式,防護管兩端應伸出公路邊沿不少于500mm,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3.4電纜通過橋涵防護:
①按橋、涵類型和電纜的數量,可采用管、槽等方式防護。
②在橋、涵兩端應有適當的余留量,余留量一般為2m。
3.5電纜通過隧道防護,應采用懸掛或電纜槽防護,兩端隧道口處應有適當的余留量,安裝方式符合設計要求。
3.6電纜通過水溝、水渠防護,應采用鋼管防護時,鋼管兩端口內側必須采取防護,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3.7特殊地點防護:
①有白蟻危害的地區(qū):與當地防治部門配合,采取適當防白蟻措施。
②室內引入處:應用防火、防鼠材料嚴密封堵。
③特別嚴寒地區(qū):需要采取鋼管防護時,在不影響防護強度的前提下應采用適當措施避免鋼管進水冰凍后擠傷電纜。
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電纜防護→自檢驗收
4.2工藝流程
?

?
?
5.施工要求
5.1施工準備:各種防護材料進場時,應進行入庫點檢,確保合格產品流入施工工序。
5.2電纜防護
5.2.1電纜及貫通地線的防護
因為貫通地線與電纜同溝敷設,所以二者采用的防護方法及材料基本相同。
5.2.2電纜防護方法
當電纜的埋設深度大于或等于800mm時,采取分層夯實的直埋防護方式。具體步驟如下:
① 電纜上先覆蓋200mm軟土;當電纜為多層時,兩層電纜之間覆蓋100mm軟土或砂;
② 回填深度達到500mm后,用夯夯實;
③ 把剩余的土回填入電纜溝內,再用夯夯實;
④ 電纜溝和地面填平后,再在電纜溝上隆起高出地面100mm的土堆;(此回填方法為路基下)
5.2.3下列地點應采用軟土(砂)、磚(管、槽)防護:
①直埋點電纜應采用軟土防護;
②靠近取土坑;
③接近地下建筑物時;
④與其他電纜接近或交叉時;
⑤穿越種有植物的耕地時;
⑥穿越居民點時;
⑦不得不減少電纜埋深深度時;
⑧電纜上下各敷設軟土(砂)100mm,然后敷磚防護。
5.2.4電纜穿越軌道防護,采用鋼管防護時,鋼管兩端口內側必須采取防護,穿越軌道的防護管,其兩端應超出軌枕頭500mm以上,防護管頂端距地面200mm以上,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5.2.5電纜穿越公路道口防護,應采用鋼管或槽鋼防護方式,防護管兩端應伸出公路邊沿不少于500mm,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5.2.6電纜通過橋涵防護:
①按橋、涵類型和電纜的數量,可采用管、槽等方式防護。
②在橋、涵兩端應有適當的余留量,余留量一般為2m。
5.2.7電纜通過隧道防護,應采用懸掛或電纜槽防護,兩端隧道口處應有適當的余留量,安裝方式符合設計要求。
5.2.8電纜通過水溝、水渠防護,應采用鋼管防護時,鋼管兩端口內側必須采取防護,防護管內徑應為電纜外徑的1.5倍以上。
5.2.9特殊地點防護:
①有白蟻危害的地區(qū):與當地防治部門配合,采取適當防白蟻措施。
②室內引入處:應用防火、防鼠材料嚴密封堵。
③特別嚴寒地區(qū):需要采取鋼管防護時,在不影響防護強度的前提下應采用適當措施避免鋼管進水冰凍后擠傷電纜。
5.2.10電纜地下接續(xù)時,地下接頭應用電纜槽進行防護,防護長度不小于1m。
5.2.11電纜當與其他管線、建筑物交叉或平行敷設時,其防護標準參照《鐵路信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9)的相關規(guī)定。
5.2.12 收拾工具,清理現場。
6.勞動組織